偶爾的感悟(2010-?)

My Life & My Way of BlueM

20151001 【回】

想来想去,还是用长篇的形式记录下这几天武汉的行程,就像在郁闷的时候不悲观、在难过的时候不逃避一样,所有真实的经历、情感都必须在冷静时记录才能更加准确。

从早上起床开始,虽然外面狂呼乱啸的北风伴随着大大的太阳让天蓝得更彻底,可心情还是跌在谷底,难以(或者只是不想/抗拒)解决的各种问题和难过的心情像巨大的章鱼伸开无穷无尽的触角从头到尾把我裹了个严丝合缝,一点一点缓慢却坚定不回头的往流沙里拉下去。明明是个正常人,明明看起来一如往常,明明可以从容的处理所有的事情、可以带着笑容接电话、拿起手机发微信回QQ,却无法真正如我以往习惯的那样inner peace的思考,因为只要稍稍碰触到某一点点我不想要想到的事情,都会突然鼻子一酸肩膀一紧然后眼前一片模糊。
原来学过一篇论文,说人的身体有一种自主的防御机制,不论行为习惯或是思想回忆,当一再受挫/受伤后,会下意识要求自己的身体和思维去规避掉它们,甚至是遗忘。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如父母关系不和的小朋友们在长大以后会“习惯”逃避亲密关系甚至采用冷暴力对待自己最亲密的人;比如我们被/对最喜欢最亲近的人从语言或肢体上伤害或拒绝后,就会“习惯”逃避正视和真正的沟通;比如我小时候被迫学骑自行车的时候因为老赵同志从后座撒手还不告诉我结果我掉进沟里摔断了右腿脚踝导致我从小就讨厌自行车并从那时候开始就隐隐觉得自己不应该相信老赵(男人);比如很多很多我们不愿意去想起的、面对的事情和回忆,大脑会通过时间强迫我们“忘记”,不去思考。
刚才往安检走的路上,身旁熙熙攘攘面带笑容的人们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大包小包喜气洋洋,有那么一瞬间我恍惚的以为这是春节、回武汉是去看姥姥,然后立刻冷静、然后立刻鼻子就酸了眼睛就红了。世界很大,周围很多人,可就是感觉一切都很模糊,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懂、周遭的物体都在飞快的向后运动,像身处在一团怎么也走不出去的迷雾中。

现在的我就是这样一幅被自己的下意识控制后,封闭大脑拒绝思考的模样。因为了解自己,所以我深知只需要用平日里自己的那种态度和方式去剖析、去一条一条捋清楚、一个抽屉一个抽屉把该归类的归类该归位的归位,一切事情对我来说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但,就是没办法开始。

这次武汉之行的标题是回、来、去,这是三个简体中文字。

很小的时候就认定了武汉是我的家,就算后来被迫扛着小扫帚背着小书包一个人坐上飞机去了北京,甚至在生活了不知道多少年拿着我的北京户口本北京身份证时依然会对每一个问我的人骄傲的说,我是湖北武汉人,不是北京人,我喜欢武汉,不喜欢北京。(我发现我对能够真正打动我内心的事物忠诚度都极度的高,仔细想想所有我的经历和现在的很多坚持信任和骄傲,好像都是很久很久以来养成的不会改变的习惯。)那时候只觉得放寒假暑假是特别特别兴奋的事情,因为我可以回家喽,可以看姥姥姥爷去喽,可以吃武汉牛肉粉洞庭湖藕片啦,春天樱花夏天栀子花秋天桂花冬天梅花啦。(写到这里眼泪又忍不住冒了出来,最近是怎么了,变得这么脆弱,我讨厌自己)所以在提到武汉的时候,不论我多大、在哪儿,用的动词永远是“回”,总觉得“回武汉”这三个字就应该是一起的。仔细看这个【回】字,一个方方正正套着一个方方正正,对称、端庄、稳定、靠谱、环绕、轮回,像飘在空中时被整个蓝天白云紧紧拥抱、像浮在大海上时被全体海洋波浪轻轻拖起,回的,不就是家嘛?一个让我们可以安心的、放松的、肆无忌惮的、大哭大笑的地方。

可现在家没有了呀,我没办法再“回”武汉了啊!不是因为那套几百平米的房子不在,不是因为花儿不再开牛肉粉不再香,而是在这里,那些我爱的、能让我称之为【家人】的人已经不在了。

20150908 你到底要什么?

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女)突然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给我抱怨婚姻生活的不幸,从我开车快到家一直说到刚才挂下。说话对我而言本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今天也就傍晚那会儿说的多了点,可现在被她搞得有点疲惫。

一个92斤高挑艳丽开口三毛闭口梵高的妹子变成了130斤多斤抱怨老公不再爱她吐槽孩子不理解她说自己一直在默默承受着婚姻的痛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无法找回当年的自己的时候我问了她三件事:什么时候上一次性生活、什么时候上一次自己旅行阅读或思考、什么时候上一次为自己或家人而骄傲。

她楞了一下然后连续说了十多分钟诸如每天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应付生活各种琐事、剪去长发因为易于打理手机24小时定位老公因为他工作繁忙“甚至”过七夕都没给她买礼物、那些她不喜欢的工作和人让她气馁、找不到自己偶尔的小快乐也被埋没在无穷的”生活“里甚至用了在”试图对抗命运“这样的字眼。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知足者常乐,平淡安静相濡以沫;不幸的家庭也是一样的,忘记我们失去自我焦躁压抑愤愤不平。我真是不知道自己最后劝了她点啥,其实我也清楚不论我说什么都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我那时刻只是她发泄的渠道而已,所以说的很累啊。

不是不渴望婚姻,而是现在的人们要么看见的是[实际]的积累目标明确门当户对衣食无忧、要么看见的是[幻想]的甜蜜世界举案齐眉无忧无虑脱离人间。教主我认为,婚姻代表的不是不经大脑的“爱情”也不是目的明确的“结盟”,而是之后数十载光阴磨砺下沉淀出来的涓涓细流,对得起[彼此]、记得住[我们]。

对长久的婚姻而言,没有爱绝对不行,只有爱也必然消亡,爱是比结婚证更牢固的自我约束规范和责任、物质则是完成上层建筑的基础。嚼着外卖看着毛片抠着脚丫子说着我爱你爱的无以伦比举世无双、抑或勤恳辛劳忘却自我卑微的在夜深人静去渴望对方施舍给自己爱情叹息自己的“付出”,都是极其可悲的人。

不要断断续续的眷恋退让和等待 不要轰轰烈烈的激情相思与不朽 陪伴在身边是最长情的告白 携手共进退是最牢靠的契约 难过时的拥抱是最可心的礼物 成长时的骄傲是最厚实的保障。说爱不难 难的是说爱之后的所有 现在的人太容易说对不起谢谢我爱你… Continue reading

20150902 如此肆意妄为 如此骄纵轻狂

  小龙虾

        大闸蟹

魔兽世界里有个BOSS叫埃雷苟斯,在我们揍他的时候他会大喊“如此肆意妄为!如此骄纵轻狂!”,我每次都想不起来这台词到底是谁说的然后回头问和平或者到群里去问大家,然后下次想起来台词的时候又忘了是谁说的,又跑去问,如此往复。

不出意外,今天下午抽烟时脑子里又突然冒出他这句台词,可这次我没有去问是谁说的,而是想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会记得这种在WOW众多经典台词中根本不值得一提的话(著名台词诸如“u r not prepared”、“my son blahblah”、“复活吧我的勇士为你而战我的女士”、“开始上课!”… Continue reading

20150901 现代人类:精神肥胖症患者

中午饿的慌,于是急急忙忙啃着半凉的油腻腻的汉堡,三下两下塞进嘴里后然后立刻感觉要呕吐,让自己冷静多喝了几口可乐压压惊,低头看汉堡盒子上快250千卡的热量又被吓了一跳。天天嚷嚷着减肥的我好像除了从家里走到电梯从电梯走到车从公司车库走到电梯从电梯出来走到座位已经从座位到厕所以外,每天走最长路的就是下楼抽烟的时候了。
  单纯性肥胖,这是一个容易在肉体上长胖的年代,发展越来越快的科技、选择面越来越广的食物食材、普及度越来越深的o2o,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不难找到自己想吃或爱吃的东西。(排除掉遗传疾病等导致的肥胖)我们吃得多了频繁了奇怪了,锻炼少了,于是胖了,然后再花钱和时间去普拉提瑜伽减肥,然后心满意足的再去吃(或者永远虐待自己控制食量不沾荤腥)。谁的错呢,谁也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偶尔仿佛会看到科幻电影或动画片里那种场景,所有人坐在一个似乎永远不会离开的自动椅上能带我们飞到任何地方,左手可乐右手烤鱼肥腻腻的肚皮上放着哈根达斯,有什么事儿对着空气中的投影(Cortana什么的)打声招呼立刻会出现在眼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食物爆炸”的便捷时代里,这种慢性代谢疾病会慢慢深刻影响到整个人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微博这种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腹肌撕裂者”、越来越多的“三分钟瘦腿五分钟瘦脸七分钟把你Y瘦成一道闪电”之类的GIF图和长微博,转发量阅读量点赞量都无限的惊人,在游戏中越来越多的提到体感/运动/健康、在电视台里越来越多的“养生堂”,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途径,先消耗今天吃的过多的卡路里/焦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然后再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可能把昨天前天上周末上个月吃多的那些脂肪给“弄”没了。
  其实我想谈的不是这些,只是因为午饭,突然脑洞又打开,然后想到了这样一个时代下的一个新的肥胖症,单纯性精神肥胖症患者。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人人、Qzone、天涯、豆瓣、知乎、MySpace、INS、55bbs、FB、Twitter、Trover、百合网、世纪佳缘等等等等各种SNS平台QQTIPS、地铁电车电视APPWAP新闻广告,每天都有无数消息爆炸式的出现在我们周围,我们自主的其实更是被迫的在获取这些信息。#一名男子#又杀人了、#XX小鲜肉#又出柜/轨了、#为国护盘#股票又跌了、还有诸如#九月你好#、#初恋再见#、#人生要做的十件事#、#不转不是中国人#、#猫狗蛇鼠大象螃蟹贝克汉姆强尼德普外星人#、#生活小常识爱情二十戒#、#甜粽子还是咸月饼#、#触动你心的XX个词/句子/诗词#、#A片种子网盘地址QQ邮箱1024好人一生平安#。很多人的微博里关注几十个“世上最XXX”的营销号、微信里加了几百个卖面膜的搞微商的分享心灵鸡汤的(爸妈除外)、贴吧里无数“公交色狼”“换妻游戏”“同城约炮”,开着浏览器或拿着手机,只要你能憋住不吃不喝不拉不撒,在这些各种社交软件新闻网站上的消息能让我们坐在某个地方一天不动换。更可怕的是,就算我们强迫自己不去看这样的消息,身边的同事朋友们也会丢来微博链接、QQ也会随时在右下角弹出个什么它认为“你丫肯定关心/想知道这事儿”的TIPS页面,就连个搜狗输入法也会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弄个弹窗给我看看有哪些惊悚的标题神奇的事件色情的视频。

20150831 挖坑不填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未来的人类的科技真的发展到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先不讨论有没有无数平行空间存在好了),那么当我此时此刻面临一些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的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用一种可以长久保存的记录的方式,把我要问的问题写下来留给未来的我自己(或者后人),让她在我规定的某个时间里穿越回来给我一个我规定好的sign。
  举个例子,我现在想逃跑但是我认为我不应该逃跑(面对某些事情的选择,比如我明天是不是应该去上班,因为蝴蝶效应可能会改变很多的未来的事儿,好像还是有平行空间的设定),然后我用一个硬盘存一个txt文档里面写给2055年的我自己(年份随便定,直到人类有穿越的技术以后)让她回到现在的某个时间点比如8月30号晚上在我家楼下大吼一声喵,则代表我应该去上班不喵表示我不应该去上班,某个平行时空里的我自己就会根据自己的经历选择是否回来。
  这里有个悖论是,如果我规定的某种sign没出现,到底是我应该/不应该这样去做,还是人类不会发展到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甚至人类在某个时间点会灭亡?这是个很有趣的多项选择题,假设我的存储方式足够传承下去和可被未来人类阅读,这就应该是一种可实现的“邀请” 让经历过未来的我来帮我做一个选择。
  我记得众神的战车里提到过在相隔半个地球的文明里都会出现同样的符号或图案都在讲述同样的神话故事、甚至在四大古文明里都有很多类似的记录,有没有可能古人所认为的神佛便是未来的人类(有一种说法是外星人,但在我看来如果是高科技的外星人根据黑暗森林法则他们不应该轻易的帮助人类发展文明和科技并就此简单的离开,仔细想想更有可能是未来的人类回来帮助古老的人类)留下的痕迹? 当然如果要再加上平行时空的话,那么的我经历了那么多的不一样,每个我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三观,对某些选择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然后导致我家楼下的我混战起来(仔细想想一个我就够可怕的了要是在一个地方出现辣么多的我这世界……天哪)